年度報告Annual Bulletin
西寧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履行社會責任的報告
西寧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度履行社會責任的報告
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報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并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
本報告系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2011〕41 號和上海證券交易所“關于加強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承擔工作暨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引》的通知”要求,結合西寧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具體情況編制而成。
2019年在股東大會和董事會的正確領導下,公司將履行社會責任融入到生產過程中,通過履行為股東創造價值、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承擔國家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資源節約、尊重和維護員工與顧客的合法權益等社會責任,促進了企業健康持續發展,構建了自身良好的社會形象。
一、公司概況
本公司系西寧特殊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西鋼集團公司”)的控股子公司,1997年7月8日經青海省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以青體改〔1997〕第039號文批準,由西鋼集團公司為主要發起人,聯合青海省創業集團有限公司、青海鋁業集團有限公司、蘭州碳素有限公司、吉林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包頭鋼鐵設計研究院、吉林鐵合金有限公司共同發起,采取社會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地處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是中國西北地區最大的百萬噸資源型特殊鋼生產基地,是國家級創新型企業、國家軍工產品配套企業。公司擁有煤礦、石灰石礦等資源,是集“鋼鐵制造、煤炭焦化、地產開發”三大產業板塊為主體的資源綜合開發鋼鐵聯合企業。
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鐵路、船舶、石油化工、礦山機械、兵器裝備及航空航天等行業。曾榮獲中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天宮一號、神州九號和長征二號F研制配套物資供應商、中國航天突出貢獻供應商、0910工程突出貢獻獎、冶金產品實物質量金杯獎等190多個省部級以上榮譽稱號。
截至2019底,公司總股本104,511.8252萬股,公司控股股東西鋼集團公司持股36,966.9184萬股,占有公司總股本的35.37%。
二、公司社會責任履行情況
(一)股東和債權人權益保護
公司積極遵循上海證券交易所相關監管規則,不斷健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和內部管理制度,以有效防范經營風險,保護國有資產安全,保證會計信息等資料的真實、合法、完整,促進企業規范運作,實現可持續發展。
1.公司法人治理規范運行
公司嚴格按照《公司法》、《證券法》、《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運作,不斷完善公司治理架構和制度規范體系。
三會運作方面,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均能按規定的程序和內容召開,行使《公司法》、《證券法》等法律法規及《公司章程》規定的決策、監督職能;董事會各專業委員會能夠按照各自的職責開展工作;獨立董事在公司發展戰略制定、高管人員選聘、激勵、約束及財務審計、內部控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內控體系建設方面,報告期內,公司嚴格按照《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及其配套指引、《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引》及公司內部控制建設的有關要求,持續推進公司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報告期內,公司先后對公司本部相關單位開展專項內控檢查,檢查內容涉及組織架構、人力資源、采購業務、擔保業務、工程項目、合同管理、全面預算、銷售業務、運營管理、資金活動、關聯交易、信息與溝通等多個方面,專項內控檢查過程中未發現內控體系建設存在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同時,公司對報告期內所有部門和子公司內控體系流程進行梳理,進一步完善內控體系建設,提升公司整體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2.財務管理制度健全,執行有效
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公司建立了完整的會計核算體系,制定了具體的會計核算辦法,修改完善了《存貨及往來款資金占用考核管理辦法》等規范性制度,并切實執行,確保財務會計信息真實、有效。
3.重視信息披露管理,建立與投資者的良好關系
公司根據證券監管部門及內部規定的相關要求,不斷強化信息披露工作。報告期內,共編制和披露公告189份;借助《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http://www.sse.com.cn)等媒體平臺進行披露,做到了信息披露的公開、公平、公正、及時、完整、有效。
公司高度重視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采取多種方式保障投資者的利益。公司利用全景網上市公司投資者管理關系互動、上證E互動等平臺,及時答復投資者的問詢,保持與投資者信息溝通渠道暢通。報告期內通過上證E互動積極回答投資者各類問題,通過開展機構交流會向投資者介紹了經營現狀、發展情況、行業地位等情況,解答了投資者的疑問,與投資者形成了良性互動。
(二)切實保護員工權益
1.保障員工依法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公司嚴格執行國家相關勞動法律法規,對所有與公司建立勞動關系的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按規定足額繳納五險一金,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住房公積金等。實施員工健康計劃,按要求發放勞保用品,執行國家規定的帶薪休假、探親假等休息休假制度。2019年,公司勞動合同簽約率、集體合同(或集體協議)覆蓋率、社會保險參保率、工會入會率均為100%。
2.建立合理的薪酬與績效考核體系,關心員工切身利益
公司堅持績效導向的企業文化,職工薪酬與公司效益、個人技能與業績緊密掛鉤,努力為員工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堅持貫徹“按勞分配”的基本原則,將企業效益和工效掛鉤,確保職工收入隨企業效益同步增長,實現“強企富家”的戰略目標。完成了薪酬制度改革,形成了營銷、管理、財務、操作、專業技術五大序列薪酬體系,公司年人均收入達到7.18萬元,同比增幅9.12%。突出重點、兼顧全員的薪酬改革,有效激發了生產主體單位、重點崗位職工立足崗位致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選人用人方面,全面開展精英人才選拔工作,努力實現常態化培養、覆蓋各領域、正常流動的精英人才培養機制;同時按照選人用人制度大膽提拔、重用年輕人才;開展市場化聘用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工作,選聘煉鋼、軋鋼、耐材、營銷、設備等領域11名專家和3名高爐專家,帶動專業技術水平提升。
3.員工培訓
公司員工培養以公司戰略與員工需求為宗旨,以素質和能力建設為核心,以培養促發展,充分發揮各類人才的潛能,整體提高員工的素質修養、技術水平和敬業精神。公司不斷加強和改進公司教育培訓體系,提高員工的素質和能力,創新員工培訓方式,滿足員工全方位、多層次、個性化的培訓需求,實現公司員工教育培訓的系統化與創新化。
報告期內,完成公司級培訓64項,培訓15685人次,二級單位內部培訓7617項,培訓79898人次,完成年初制定的培訓目標。思想政治方面,公司全面貫徹黨的方針政策,思想政治學習常態化;在管理技能方面,聘請北京科技大學、上海寶信、省委黨校及政府職能部門的專家及教授,對公司中、高層及各類人員進行管理知識培訓,全面提升中、高層領導的戰略規劃力、決策力、領導力、組織運行力、市場運作力、財務運作力以及個人素質和修養。同時,公司強化基層管理培訓,針對各級人員,分專業、分層級、分類別開展培訓工作;并組織251人參加煉鐵、煉鋼、金屬軋制、冶金鐵路運輸及高爐煉鐵操作仿真、轉爐煉鋼仿真等全部工種的鋼鐵行業第三屆技能知識網絡競賽,為公司榮獲“團體優勝獎”榮譽稱號和“鋼鐵行業學技能知識標兵”。
4.維護員工職業健康
公司積極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及其相關規定,建立健全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嚴把職業衛生入口關,嚴格執行生產現場污染源的控制及廢氣粉塵等污染物的回收,規范職業健康監護,加強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開展創建職業衛生基礎建設工作,定期為職工進行身體檢查,保護和促進員工健康。
(三)供應商選擇及相關責任保障
公司對招標范圍的原材料,嚴格按照招投標管理辦法 “公開、公平、公正、誠實、信用”地執行。公司進一步加強資金預算管理,及時支付供應商貨款;按《物資供應商管理規定》相關要求公平公正的對各供應商進行業績評價,確定合格供應商名錄,根據合格供應商名錄,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開展采購業務,與合格供應商建立了良好的互信關系。
(四)消費者權益保護
報告期內公司將消費者的需要放到中心位置,積極施行 “以滿足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價值創造理念,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結合企業自身特點適應市場、開發市場,最大限度發揮公司工裝優勢,培育和提升企業滿足市場及客戶需求的能力。
(五)安全生產
報告期內,公司以“降低安全風險、規范安全管理、減少事故”為目標,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把員工的生命、健康權利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結合起來。通過安全管理體系管控、服務引領、監督評價等系列措施,達到了預防在前、主動作為、持續改進的管控效果,穩步推進了公司安全生產工作持續改進和向好發展。具體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地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報告期內,公司按照國家《安全生產法》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要求,進一步完善了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調整了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修訂了以《安全生產責任制》為核心的安全管理制度體系;公司積極參加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有效提高了公司全體員工對安全生產工作的認識,為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持續改進打下堅實基礎。
2.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報告期內,公司嚴格履行安全生產法定責任,建立健全自我約束、持續改進的內生機制,不斷強化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度,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管理要求,建立企業全過程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管理制度體系,做到安全責任、管理、投入、培訓和應急救援“五到位”。
3.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報告期內,公司共開展各類專業安全培訓63次,并持續開展全員安全教育培訓,參加培訓人員13875人次,基本實現了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及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持證上崗率100%,全員教育培訓率100%的目標。同時按照國家對特種作業人員及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持證上崗的相關規定,為1098名特種作業人員及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新辦和復審了相關操作資格證。
4.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報告期內,公司持續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在工作中以安全風險管理、隱患排查治理、職業病危害防治為基礎,以安全生產責任制為核心,持續完善公司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全面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截止報告期末,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取得較好效果,持續保持軍工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資質,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資質由三級升級為二級、取得冶金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資質。
5.隱患排查治理與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工作。報告期內,公司先后開展了“重大危險源、有限空間作業及粉塵防爆、熔融金屬吊運、特種設備及吊索具、皮帶傳輸系統、機械設備安全防護、電氣設備安全防護、職業衛生設施及個體防護用品、建筑施工、危險化學品、相方安全管理”等多項安全檢查和日常安全檢查工作,同時按制度要求對重大危險源實施嚴格的監控管理,每季度開展一次全面安全檢查,保證了公司安全平穩運行。
6.應急管理工作。報告期內,公司根據國家法律法規、上級相關文件要求,結合《公司應急管理工作制度》開展公司應急管理工作,各級應急演練70次,進一步提高了公司整體應急管理工作能力。
(六)環境保護及節能減排
報告期內根據國家最新污染物排放標準和排污許可技術規范要求,對環保治理設施及污染物排放口進行編號式管理,環保工作主動適應公司發展新常態。按照“高度計劃、高度管控”及“指標、責任、評價、考核”體系的工作要求,持續推進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落地工作,以達到建設國家“綠色工廠”的目標。
報告期內,公司無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環保設施運行率99.9%,水耗、電耗、焦爐煤氣單耗等能源消耗量較上年有了明顯的降低,并且為進一步推進工業節能與綠色標準化工作體系,公司以優化工藝、高效運行、節能降耗和環保達標排放等為目的,開展了綠色工廠申報工作,2019年被青海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評為省級綠色工廠。
報告期內,所有排放口污染物排放濃度,均符合國家《鋼鐵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456-2012)、《鋼鐵燒結、球團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8662-2012)、《煉鐵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8663-2012)、《煉鋼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8664-2012)、《軋鋼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8665-2012)、《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的規定。
(七)社會貢獻
公司多年來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回饋社會,服務社會,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受到了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1.依法納稅
依法納稅是履行社會責任的體現。2019年,公司嚴守各項稅收法律法規,依法履行納稅義務,及時、足額繳納各種稅款,全年共完成繳納各項稅費9,575.70萬元。
2.帶動就業
報告期內,公司完成新招錄員工61人,在崗人員3,965人。
3.扶貧工作
公司始終秉承扶貧濟困的優良傳統,積極主動投身公益事業,通過精準扶貧、結對共建等方式進行扶貧,報告期內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扶貧工作。
(1)抓黨建、促脫貧,發揮黨建核心引領作用
公司黨委派駐第一書記充分發揮上下銜接、協調組織的作用,一是堅持把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牢牢抓在手上,把建強村“兩委”班子,帶強村黨支部戰斗堡壘,為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二是督促落實、工作細化,充分結合村黨支部實際,通過主題黨日、三會一課等制度的落實,規范組織生活,模范帶頭作用發揮明顯。三是完善管理制度,引導村民積極參與村級事務管理,落實村務、財務及群眾監督制度,工作“透明化”,村民當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識明顯增強。
(2)補短板、穩成果,強化扶貧鞏固提升工作
公司對口實施精準幫扶的5個貧困村198戶639人現已全部實現脫貧。其中大通縣黃家寨鎮寺爾莊村于2016年底率先脫貧。大通縣黃家寨鎮大哈門村、海東市樂都區下營鄉塔春村、果洛州瑪多勒那村3個貧困村相繼于2018年度實現整體脫貧,并且鞏固效果良好。樂都區下營鄉茶龍村于2019年底實現脫貧。
(3)持續走訪慰問,密切干群關系
公司黨委2019年以來,在先前基礎上積極組織中層以上148名管理人員以 “一對一”“一對多”等方式對果洛瑪多勒那等5個扶貧村198戶639名貧困人員持續開展結對認親幫扶工作,協助駐村第一書記摸情況,找辦法,制計劃,講政策,傳信息,設專人就結對幫扶工作進行溝通協調,建立“雙幫”工作相關基礎臺帳,全面完善了貧困人員基本信息,確保了結對幫戶工作落到實處。
2019年公司幫扶支出28.97萬元,其中慰問資金3.98萬元,慰問物資折現17.51萬元,環境整治幫扶2萬元,學習用品5.48萬元。
三、履行社會責任的自我評估
2019年,公司在法人治理、員工權益保護、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維護公共關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履行了相應的社會責任。
2020年公司將繼續堅持“以人為本、服務股東、回報社會”的宗旨,始終保持上市公司高度社會責任感,在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大科技創新力度,不斷完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爭取在更多領域承擔和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為經濟、社會、自然環境可持續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西寧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
2020年4月28日